「有歷史才有未來」 龍應台籲保護老街 

香港經濟日報 2007-07-19
A10 | 新聞特寫 | By 張少貞、劉德欣

  著名知識分子龍應台,昨日在書展與約1,000名觀眾見面,不是說書,而是領眾人逛中環嘉咸街街市。

  肉老闆拿刀,用勁斬下去。一間水果店,令龍應台想起為甚麼香港人叫蘋果做「蛇果」的問題。在濕漉漉的街市附近,竟有一間富格調的咖啡館。

  有人,就有故事;有歷史,才有未來。街市是最多故事的地方,嘉咸街街市卻快將拆掉。龍應台又替香港急了,她香港人,要保護嘉咸街!

如大抽屜 藏珍貴歷史

  拆天星,拆皇后,灣仔街市危在旦夕……香港的文化保存工作,令人搖頭的多。曾多次撰文評西九、評添馬艦的龍應台,昨日在書展演講,回答提問時說,香港沒有民主的選票,拿政府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
  然而,這與大部分人民的文化自主意識也有關係。

  「(你)對自己的了解有多少?把自己的抽屜打開。」打開抽屜,知道自己有甚麼,才有覺醒。

  對龍應台,嘉咸街是個大抽屜,藏珍貴的歷史。

  電腦屏幕出現一張張相片:肉老闆燃起她的好奇,思想他是個甚麼人;她坐在咖啡館,看窗外經過的老伯和嬸嬸,讚歎那是「從窗口流過的風景,已有很多故事告訴你。」

  嘉咸街的舊樓,二樓的外牆或已斑駁,但地下卻是一間個性小店,兩套完全不同的價值觀拼在一起,令鄰里產生變化。這種變化會帶來甚麼景觀,教人期待,可是嘉咸街將會重建,出現的是多層住宅、商場和酒店。

「應用高科技保存文化」

  「太古廣場、又一城,商舖一樣,很悶。(政府)要把嘉咸街變成酒店和商場!」龍應台深諳當局的特性,說:「很多人開心自由行有1,000萬人,但若處處一樣,自由行只會來一次,騙人只能騙一次。」她忍不住歎道:「Please save Hong Kong!(請救救香港)」

  她說:「modernity(現代)是用高科技保存最古老的文化,而不是把根拆掉,將別人的地標搬過來,最大最大的誤會在香港發生。」

  她指出,可以給居民現代化的舒適,但同時保留原來的生活和人文,城市才美麗。「住在中環附近的人,關心的人,都要保護嘉咸街。」

  她知道,公民社會組成,是慢慢的過程,故她在演講中多次說希望老師帶學生關心地區,做調查和辯論。「香港有很多未打開的抽屜(見下文),一百個都有!」

  在香港居住了4年的龍應台,將續在香港留步。她有興趣打開香港的抽屜,你呢?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香港未打開的抽屜

  巴斯人:知不知道香港有祖宗來自波斯的巴斯人(Parsee)?巴斯人信奉的瑣羅斯森德教,又名拜火教,起源自波斯。十八世紀,巴斯人隨英國人來遠東做生意。龍應台稱:「港大本部校舍的捐款人摩地爵士是巴斯人。」跑馬地黃泥涌道的巴斯墳場於1852年建成。現在全球有13萬巴斯人,其中約7萬在孟買,香港現時尚有200多名。

  文言文史:「香港的粵語保存得比廣州更好,生活在香港有時像在清朝。」她舉例我們日用的「差人」、「白撞」都是清朝用語。她又展示了一幅寫上「訪友揚聲,嚴拿白撞」的大廈告示,指這種文言文是香港語文獨特之處。

  街道史:龍應台認為香港的街道名也道出了香港的歷史。「香港有一條街叫『緬甸台』(Minden Row),好多人以為和緬甸有關,但其實是因為有很多來自德國城市Minden(棉登)的人聚居,因而叫Minden Row。」

發表留言